玩转留学魔方
尊敬的客户,欢迎咨询天材教育一对一辅导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202309济南市中区初三开学测语文试卷分析
时间:2023-10-27浏览次数:210次文章来源:天材教育

试卷结构与特点

济南市2023年九年级市中区九上开学语文试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结合山东省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为依据设置。“立德树人”是命题考查总原则,基于“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必备知识、关键能力”,《课程标准》是命题考查的总依据,统编本教材是命题考查的总抓手。突出方向性,坚持科学性和公平性,反映时代性和民族性。试卷内容与题型设置呈现2024年山东省统考新趋势。

试卷包括2023中考新题型五大模块,即“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及语言运用”“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依旧坚持“突出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的原则,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欣赏感悟等五个层次的能力进行了难易不同的考查。共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主要考察八下学习内容。

考查模块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15

1.考查综合语段字音,3分,难度较小

2.考查综合语段字形,3分,难度较小

3.考查成语,3分,难度较小

4.考查病句,3分,难度中等

5.考查语言运用,4分,难度中等                                                                                                                                                                                                                                                  

二、古诗文阅读及语言运用40

(一)课内文言文9分

6.考查课内文言文实词,3分,难度较小

7.考查课内文言文虚词,3分,难度中等

8.考查课内文言文内容理解,3分,难度较小

(二)课外文言文8分

9.考查课外文言文断句,2分,难度中等

10.考查课外文言文翻译,3分,难度中等

11.考查课外文言文内容理解,3分,难度中等

(三)诗歌阅读10分

12.考查古诗词理解和分析,3分,难度中等

13.考查古诗描绘画面4分,难度中等

(四)文学文化常识3分

14.考查文学常识,3分,难度中等  

(五)名句默写9

15.考查名句默写,9分,难度较小

三、名著阅读7

16.考查《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7分,难度中等

四、现代文阅读31分

说明文阅读10分

17.考查说明文内容理解和分析,3分,难度较小

18.考查说明文内容理解和判断,3分,难度中等

19.考查说明文内容运用与建议,4分,难度中等

(二)记叙文阅读21

20,考查记叙文概括内容,4分,难度中等

21(1)考查记叙文品味语言之赏析词语,3分,难度中等

21(2)考查记叙文品味语言之句式特点赏析词语,新题型,3分,难度较大

22,考查记叙文重要语句理解,6分,难度较大

23.考查记叙文段落作用,5分,难度中等

五、写作60分

24,命题作文,考查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60分,难度中等。

三考点分析

题号

考点

对应教材

难度

分值

1

选择

综合语段考查字音

七至八年级

3

2

选择

综合语段考查字形

七至八年级

3

3

选择

成语

七至八年级

3

4

选择

病句

七至八年级

3

5(1)

笔答

语言运用之拟写宣传语

七至八年级

2

5(2)

笔答

语言运用之建议

七至八年级

2

6

选择

课内文言文实词

七至八年级

3

7

选择

课内文言文虚词

七至八年级

3

8

选择

课内文言文内容理解

七至八年级

3

9

笔答

课外文言文断句

七至八年级

2

10

笔答

课外文言文翻译

七至八年级

3

11

笔答

课外文言文内容理解

七至八年级

3

12

选择

古诗词理解和分析

七至八年级

3

13

笔答

古诗词鉴赏手法分析

七至八年级

4

14

笔答

文学文化常识

七至八年级

3

15

笔答

名句默写

七至八年级

9

16

笔答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七至八年级

7

17

选择

说明文内容理解

七至八年级

3

18

选择

说明文内容理解

七至八年级

3

19

笔答

说明文内容运用与建议

七至八年级

4

20

笔答

记叙文概括内容

七至八年级

4

21(1)

笔答

记叙文品味语言之赏析词语

七至八年级

3

21(2)

笔答

记叙文品味语言之句式特点赏析句子

七至八年级

3

22

笔答

记叙文理解句子

七至八年级

6

23

笔答

记叙文段落作用

七至八年级

5

24

笔答

命题作文

七至八年级

60

 

试卷总结

此次济南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市中区开学语文试卷,主要考察八下学习内容。从考查的内容来看,涵盖了语文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列的主要知识点,突出核心价值引领,人文素养立意,彰显学科的育人功能,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语感,发展思想,提高审美情趣;引领学生主动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试卷整体难度中等,新题型出现较多,要求学生细心谨慎,稳住心态,并且对知识点需要灵活运用。

1、积累与运用:

一共5题,选择题每题3分,语言运用4分。字音、字形考查相对简单,内容选自初中阶段课内字词及生活中常见易错字词。成语和病句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中考大纲中明确要求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这部分题目难度不大,但需要学生注意及时反复积累及易错点辨析,避免失误。语言运用考查材料阅读采访提纲和仿写句子,为新题型,是近两年语言运用改为主观题后的常规考查,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采访提纲要注意采访目的和意义,仿写句子要注意结构相同且意义相称,应体现语意连贯和技巧运用,也是提醒学生应试的多面性、灵活性。

2、古诗文阅读:

(1)课内文言文《桃花源记》为八年级下册篇目,此次依旧考查课内实词、虚词及内容理解掌握情况,整体难度不大。第一题实词考查词类活用、通假字、重要注释等;第二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涉及八下课内文言文《小石潭记》《马说》《大道之行也》以及七下《活版》。虚词一直是部分学生的薄弱点,需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牢固记忆,灵活运用;第三题内容理解涉及涉及内容概括、艺术手法分析、主旨主题等,考查较综合。

(2)课外文言文《周处》节选自《世说新语》。近几年课外文言文选文涉及议论说理、写人记事、人物传记类,涉猎全面,综合考查学生文言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复习全面,明确各类文章特点,针对作答。

此次断句题难度中等,需要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划分,此次考查可以联系上下文,翻译准确后,断句相对容易。本次翻译语句对实词、虚词考查都包含,如“患”立”“令”“彰”,需要结合上下文的文意理解作答,也再次印证了文言理解全篇的重要性,需要夯实课内基础,迁移课外阅读。内容理解题为常见的内容分析题,难度中等,需要学生作答过程中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切忌将原文与答案剥离作答。

古代诗歌阅读《晚泊岳阳》是宋代诗人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点染停舟的地点及周围的氛围;颔联“空江”二字,固然指洞庭湖口空旷开阔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时的一片茫然之情,天地的空阔正显出了孤舟(即诗人)的渺小孤独无助;继而颈联描绘月下晚唱,尾联诗人运用交错的声色描绘,以江面的歌声听不尽和轻舟疾行如飞的动态意象,给读者留下绵绵不尽的情思。诗人也以交错呼应之美,在实景的摹写中灵动地寄寓他旷达、孤寂的矛盾心境。此诗写旅中思归,深藏不露;只是句句写景,然景中自有缕缕情思。以“城里钟”起,以月下歌止,拓前展后,留下足以使人驰骋想象的空间,同时以有意之“听”照应无意之“闻”,表现了感情的变化。

近几年中考古诗词选文涉及以词和律诗为主,文体涉猎较为全面,综合考察学生结合诗句赏析诗歌的能力,屡次改革都有所涉及,题目灵活多变。第一题为古诗词理解和分析的选择,需要学生对诗歌内容、情感、手法有充分的了解,对细节考查较为重视。第二题考查结合诗句描绘画面的能力,难度中等,需要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明确该类题目的分析步骤,在理解整首词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内容逐步作答。

(4)名句默写的题目,均选自课内古诗文,诗句内容具有思想性、教育性、审美性、蕴含哲理、抒发爱国情怀、崇高思想、坚强意志等美好情感,描写优美意境等。同时强化古诗文名句实际语境中的理解性记忆,难度不大,需注意书写的准确度。

(5)文学常识考察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要重视学习重点,需要不断积累。

3、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题以填空题及主观题目的形式考查,主要考查《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新教材要求“三位一体”的阅读,将名著阅读作为语文课的一部分。名著进学考是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有效举措。试题从主要情节、人物形象、人物评价、精神品质等维度入手,呈现原著内容,指向“整本书”阅读,要求学生识记情况要准确、积累范围要广泛。名著阅读的核心是要让学生亲近名著,其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展自我,促进心灵世界的丰富和完善。不能以读“架子书”(导读、梗概、问答等)来代替对名著的阅读等。更不能用识记知识点来敷衍名著阅读。

4、 现代文阅读:

(1)说明文阅读:此次说明文阅读为《盐湖为什么色彩斑斓》,第一题选择题考查涉及说明文分类、说明顺序、说明文语言特点、细节分析等内容,细节题需要学生能够在原文中定位准确,将选项内容与原文对应准确,难度不大,需要学生整体把握文脉和段落核心,更是启迪学生要深入扎实的读文章,认真阅读文章,切忌重题轻文。第二题主要是细节题目考察,,需要着重注意与原文内容“正确”的一项,注意审题,细节题需要学生能够在原文中定位准确,将选项内容与原文对应准确,难度不大,但需要耐心和细心。主观题考察说明文内容运用与建议,难度中等。考生需要联系文中内容,注重逻辑顺序,提出建议。要求学生在平时练习中准确度不能掉以轻心。

(2)记叙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学生的标题、理解、赏析文本能力以及作答时语言表达能力,分值为21分。此次选文为《中国新闻周刊》的《生活,没有想象的不堪》,选文很新,文章洋溢着丰富的主题内涵,母亲养大4个子女并抚养2个侄子成人,她的一生是忙碌而辛劳的,她在平凡生活中创造着人生的价值,表达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对平常人创造的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表达作者对平凡人生的敬意和赞美之情。

文章艺术手法娴熟,语言真挚感人,兼具心灵之真和艺术之美,属文质兼美的文学类文本。

此次第一题考查概括内容,此题型需要熟记答题思路和步骤,对文章有整体的把握,准确把握概括内容的步骤,难度适中。第二题是考频极高的品味语言,包括赏析词语及从句式特点角度赏析句子,属于基础题型。对于“庆幸”的词语释义,除了考查学生理解词语能力,也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整体分析词语效果的能力。句式特点考查倒装句,其突出强调的表达效果需要学生联系具体情节及情感进行作答。第三题为重要语句理解,综合性强,对学生理解领悟及语言表达能力要求高,难度较大。第四题考查段落分析能力,需注意题干要求,难度中等。需要结合文章内容,从内容和结构上两方面进行作答,该题目作答时考虑需要全面,情感体会要完整。

5、作文:

此次作文为命题作文《青春答案》,由写作题目、写作要求等构成。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宿构,突出写作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学生主体诉说,体现考生自己对于世界观与价值观的辨知。

第一,审题立意。“青春”,指美好的时光,珍贵的年华。“答案”,可以是“生活中的答案”“人生的答案”等,“答案”指一个结果,这个结果一般是好的,正面的。因此,作文不仅要从看得见的答案入手,更要能从生活中、人生历程中找寻那份纯美的答案。“寻找”答案是一个过程, 找到答案是这个过程产生的结果。以自己寻找某个答案的过程为主要写作内容,以自己从找到答案的过程里获得的启示与感悟为表现的主旨,写出真情实感。

第二,构思选材。本文适合于写成记叙文或叙事散文。最好的做法是由实到虚,可以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某一件关于答案的具体事件写起,再谈看法。人生的答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选择怎样的人生,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都由自己来决定。如,自己与朋友的友谊出现了裂痕,自己无数次扪心自问,为什么会这样?却总找不到答案。后来,老师开导了自己,让自己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原来是自己过于自私了,没有考虑朋友的感受。自己尝试着进行了改变。终于重新拥有了友情。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议论或抒情点明主旨,抒发真情。突出“答案”的弥足珍贵,以及“答案”带给人生的意义。

所以,充分的思维发散和联想,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素材就会“千变万化”。但作文选材、篇章结构和语言组织上是学生的难点。作文中有书写分,写作时需注意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