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留学魔方
尊敬的客户,欢迎咨询天材教育一对一辅导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2023.11济南市高三期中统一考试地理试卷分析
时间:2023-12-06浏览次数:325次文章来源:天材教育

一、试卷总体评价

山东省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三期中试题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科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山东省地理学科教育教学的实际,充分体现了考试的育人、选才和导向教学的功能。

此次山东济南高三期中地理试卷难度适中,试题设计总体呈以下几个趋势:

一是关注科技发展与进步,二是关注社会与经济发展,三是关注优秀传统文化。题型特点,一是举例问题灵活开放,考察考生想象能力,有多组正确答案,有多种解题方案可供选择,二是结构不良问题适度开放,考查考生对地理本质的理解,引导中学地理在地理概念与地理方法的教学中重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三是存在问题有序开放,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求解题能力,再体现开放性的同时,也考查了考生思维的准确性与有序性。

2023山东济南高三期中地理命题方向

考向1:地理高考考查的学科素养包括:区域认知素养、综合思维素养、地理实践力素养。

1、区域认知素养

能够以地理视角观察世界,着眼于地理事物和现象背后的空间因素,根据具体空间背景(包括空间位置、空间格局、空间联系、空间演变等考查维度)考虑问题。

2、综合思维素养

能够用地理思维方式思考,按地理学基本逻辑,从分解和综合2个维度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3、地理实践力素养

具备地理行动实践能力,在面临需要解决的地理问题时,能够沿着地理视角的引领,遵循地理思维的基本方式,秉持正确的价值观,确定合理的“做事”方向、选择合适的“做事"工具、采用合宜的“做事”方法,形成迅速、高效的“做事”本领及其表达方式。

考向2:高考地理主要考查学生三大关键能力。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2、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得分要点是:发现地理试题中文字、图表、数据等蕴含的地理信息,判断地理信息的重要程度,进而加工地理信息,解读相关地理信息的含义,准确、快速、全面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的得分要点是:准确描述地理事物的特征、过程与联系,对地理事物的特征、过程与联系能够说明和解释。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的得分要点是:综合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和方法,根据试题的情境材料论证地理问题,对地理现象与问题形成自己的判断与观点。

二、各题知识点及题目难度分析

题1考察等压线的判读与应用,涉及地球上的大气的相关知识,属于简单题,出自选择性必修二,学习阶段为高二上学期。

题2考察冷空气对台风的影响,涉及地球上的大气的相关知识,属于简单题,出自选择性必修二,学习阶段为高二上学期。

题3考察天气系统,涉及地球上的大气的相关知识,属于简单题,出自选择性必修二,学习阶段为高二上学期。

题4考察水量平衡,涉及水体运动的相关知识,出题属于中等难度题,考察了选择性必修二的内容,学习阶段为高二上学期。

题5考察湖泊水量变化的原因,涉及水体运动的相关知识,出题属于中等难度题,考察了选择性必修二的内容,学习阶段为高二上学期。

题6考察人口老龄化问题,涉及人口的相关知识,属于简单题,出自必修二,学习阶段为高一下学期。

题7考察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与影响,涉及人口的相关知识,属于简单题,出自必修二,学习阶段为高一下学期。

题8考察河流地貌,涉及地表形态的塑造的相关知识,属于中等难度题,出自选择性必修一,学习阶段为高二上学期。

题9考察阶地的形成,涉及地表形态的塑造的相关知识,属于中等难度题,出自选择性必修一,学习阶段为高二上学期。

题10-题11考察的均是水体的运动的相关知识,包括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等内容,属于简单题,出自选择性必修一,学习阶段为高二上学期。

题12-题13考察的均是植被与土壤的相关知识,涉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的相关知识,属于简单题,出自选择性必修一,学习阶段为高二上学期。

题14-题15考察的均是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涉及行星地球的相关知识,属于中等难度题,出自选择性必修一,学习阶段为高二上学期。

题16考察大气环流、海气相互关系,涉及大气运动和水体的运动的相关知识,属于中等偏上难度题,出自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和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学习阶段为高二上学期。

题17考察河流水文特征及开发、湖泊的形成,涉及水体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属于中等难度题,主要出自选择性必修一,学习阶段为高二上学期。

题18考察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涉及地表形态的塑造的相关知识,属于较难题,出自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和第四章,学习阶段为高二上学期。

题19考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植被与土壤,涉及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相关知识,属于中等偏上难度题,出自选择性必修二,学习阶段为高二上学期和高二下学期。。

三、考点内容统计及所占比例

本次新高考地理试题注重基础和通性通法,注重主干知识考察,解答题入手比较容易,难度渐进提高,思维量有所提升,自然地理部分在弱化,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相比之前有所提升,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本次重点考察内容及所占分值:

自然地理占94分:题1-5、题8-19;

人文地理占6分:题6-题7;

2.本次考试考察难点主要是:

自然地理,题18与题19

知识点

题目

分值

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热力环流、气压与风向、三圈环流、世界气候类型、水循环、洋流、地貌、外力作用与内力作用、山地的形成、河流地貌、水平地域分布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等

题1-5、题8-19

94

必修二人文地理:人口变化、人口老龄化、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等

题6-题7

6

四、变化及创新

试题共有18幅图件,涵盖区域图、模式图、景观图等,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区域尺度与地方尺度等,类型多样,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特色。试题设计依托这些图件,创设了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为实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高考评价新理念提供了综合考查载体。试题情境给予考生必要、充足的信息,设计明确具体的地理问题,让考生在一个贯穿全过程的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历地理思维发展过程,通过“以考促学”更好地导向教学,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确保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

复习建议

本次考试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讲应该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因为所考察知识点比较细致、全面,这要求学生在高考复习中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学习,要重视自然地理分析类试题的解题技巧总结;对于基础较扎实的学生,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应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自我整合归纳,建立知识框架,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点,培养发散思维,实现知识从识记、理解到应用的转化。另外,在一些易混淆知识点上,特别是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中的重难点,建议平时采取思维导图式复习,以提高对知识点的记忆准确性,从而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减少不必要失分。总而言之,应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学习,只有紧扣书本知识,方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