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济南市2025年九年级上册期末统考语文试卷,从考查的内容来看,涵盖了语文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列的主要知识点,注重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要求,较好地表达了教育部“语文考试应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精神。试卷整体难度中等,需要学生仔细审题,并对知识点进行灵活运用。
1、积累与运用:
一共5题,选择题每题3分,笔答题分别是4分、3分,共16分。字音、字形考查相对简单,以综合语段中考查字音、字形的形式出现,内容选自初中阶段课内字词及生活中常见易错字词。成语和病句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中考大纲中明确要求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这部分题目难度不大,但需要学生注意及时反复积累及易错点辨析,避免失误。语言运用考查图文转换和仿写补充能力。需要把握好材料给出的图表信息和题干信息,否则容易失分。仿写补充句子要求学生要熟悉《乡愁》并注重创设的情境。
2、古诗文阅读:
(1)课内文言文《湖心亭看雪》,课外文言文节选自沈周《记雪月之观》,此次依旧考查对实词、虚词及内容理解掌握情况,有一定难度。第一题考查了陌生实词推断;第二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文学常识。虚词和文常一直是部分学生的薄弱点,在复习全年级课内文言文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牢固记忆,灵活运用。第三题内容理解涉及原文内容概括、情感态度、主旨主题等,考查较综合,题目不难,需要学生仔细审题。
此次断句题难度不大,需要看清题目是断两处,并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划分。此次考查可以依据方位介词进行断句。本次翻译语句对实虚词考查都包含,且与上下文的联系极为紧密,要结合上下文的文意理解作答。也再次印证了文言理解全篇的重要性,需要夯实课内基础,迁移课外阅读。内容理解题以填空形式考察了写景手法和作者情感,难度不大。需要学生作答过程中注重文中出现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至节宿翁源县与叶景小酌》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第一题为古诗词理解和分析的选择,需要学生对诗歌内容、情感、手法有充分的了解,对意象与思想情感的联系考查较为重视,难度中等。第二题考察了诗歌情感的理解和分析,需要学生结合注释与诗句,分析诗人处境和情感,需要认真审题,根据题目要求回答。
(3)名句默写的题目,均选自课内古诗文,诗句内容具有思想性、教育性、审美性、蕴含哲理、抒发爱国情怀、崇高思想、坚强意志等美好情感,描写优美意境等。同时强化古诗文名句实际语境中的理解性记忆,难度不大,需注意书写的准确度。
3、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题以主观题目的形式考查,考查《水浒传》和《艾青诗选》的综合阅读,分为填空题和主观题。新教材要求“三位一体”的阅读,将名著阅读作为语文课的一部分。试题从人物、意象、主题等维度入手,呈现原著内容,指向“整本书”阅读,要求学生识记情况要准确、积累范围要广泛。第一题是人物与意向的基础知识填空,较为简单。第二题考察了人物具体情节的反抗精神,需要注意结合艾青《他起来了》进行人物事件与反抗精神分析。
4、现代文阅读:
(1)非连续性文本:此次三则材料分别摘编自《探索人形机器人的奥秘》《环球网》《人形机器人落地,如何跑出“加速度”》,分值为12分,分为选择题和笔答题,笔答题难度中等。第一题选择题考察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难度中等。第二题选择题,考察内容推断。第三题笔答题,难度中等,属于综合探究题的阐述策略,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较高,需要切合题目,对材料内容进行概括分析。
(2)记叙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学生的概括、理解、赏析文本能力以及作答时语言表达能力,分值为21分。此次选文为《小小说月刊》2024年第9期《鱼骨勋章》,通过讲述妞妞在大雨天等待小舅舅归来的故事,展现了妞妞对小舅舅的深厚感情和对英雄的敬仰。文章通过妞妞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反映了她在等待过程中的期待、好奇、疑惑和担心。小舅舅的英雄事迹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以及妞妞对小舅舅的关心和支持,共同构成了文章的核心主题。文章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对家庭亲情的珍视,传递了正能量和温暖的人际关系。
第一题为客观选择题,考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难度较低。第二题考察了词语赏析,但是题型设置比较灵活,重点辨析不同词语的表达效果,需要落实题目要求,规范作答。第三题考察了小说情节的安排,对学生理解领悟及语言表达能力要求高。第四题考察小说结尾情节内容的理解与探究。该题型较难,需要学生结合文章内容理解“捧起勋章”的原因,重点探究勋章背后承载的情感主旨。
5、作文:
此次作文为材料作文,引用了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你今天的日积月累,终会变成别人的望尘莫及。”这句话强调了日积月累的重要性,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积累,最终会达到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关键词可以围绕“积累、沉淀、蓄力”等等,关于结果的呈现,可以是对未来的一个展望,也就是现在或许还没能取得好的结果,但是自己一直在路上,一直在积累,厚积薄发,相信自己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也可以是之前的蓄力沉淀,终于让自己到达了彼岸。
此次材料作文的选择比较常规,审题立意上的难度不大,需要围绕材料的关键词进行内容的组织和布局,同时内容一定要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作文中有书写分,在写作时需注意卷面整洁。